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旧版入口
 
网站首页 最新资讯 政策法规 经验交流 知识宝典 专题活动 专家观点 节能论坛 精英智库 高端视点
低碳经济 循环经济 产品商城 技术推介 项目推介 会议会展 数据统计 会员服务 培训中心 创新创业
国际北极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低碳排放是全人类的责任
加入时间:2021-11-05  来源:本站  作者:jymy
 
  气候变化使人类生存的地球逐渐出现显著变化,地质条件恶化、极端天气增多,都在时刻提醒人们关注与自然相处的方式。近日,国际北极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约翰·沃尔什接受总台央视记者专访,他强调,应对气候变化的严峻形势,低碳排放是全人类要面临的课题。
  
  沃尔什表示,气候变化给地球带来的改变正在显著体现。今年夏天,北极圈里的格陵兰冰盖出现了历史上首次降雨。以往的气温条件下,降水都是以降雪的形式出现。另外,在阿拉斯加州南部,近年来持续强降雨天气越来越多,由此导致的泥石流灾害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系统。阿拉斯加州最大城市安克雷奇,夏季最高气温接连创下纪录,在2019年7月,安克雷奇气温达到32摄氏度,达到50年来最高,北极圈附近也因此出现居民撑伞、涂防晒霜的罕见情景。
  
  阿拉斯加州的降雪季也在逐年缩短,以往从10月开始的降雪,近几年都要推迟到11月以后。降雪量不足也让传统的安克雷奇狗拉雪橇比赛在过去几年多次更改举办地。气温逐年增高还导致阿拉斯加州多处冰川加速融化,自然生态稳定被打破。
  
  科学家的普遍共识是,目前地球所面临的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天气增多,很大程度上都来自于人为活动的影响。沃尔什表示,如果各国共同努力,逐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地球自然生态环境将出现显著变化。
  
  国际北极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 约翰·沃尔什:未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后,会有很显著的改善景象出现。温室气体排放减少,北极地区海冰覆盖会更稳定。尽管无法回到历史最高水准,但也会出现贯穿全年的海冰。
  
  作为多年从事气候变化研究的科学家,沃尔什建议,从个人层面应对气候变化来讲,可以尽量减少出行,或者选择低碳出行方式,也可以尽量多地使用可重复利用的可回收材料。但个体行为效果甚微,要想从整体上对全球自然生态环境产生显著影响,还需要国家政府间加强合作,制定统一可行的政策,来保证行动一致。
  
  国际北极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 约翰·沃尔什:更大的杠杆作用还需要在社区、政府、国家层面以及政策制定上统一应对气候变化。只有国家间加强合作,才能在应对气候变化上起到最好的效果。
  
  沃尔什坦言,即便在北极研究中心所在的阿拉斯加大学校园里,也仍然还有一个烧煤的发电站,非常高耗能且不环保。沃尔什指出,包括阿拉斯加州在内,全球各地都应该更重视使用风能、太阳能等在内的清洁能源。
  
  国际北极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 约翰·沃尔什:我想如果对个人在使用清洁能源上都有相对的奖励机制,就能从根本上改善人类对能源类型的依赖,最终在降低碳排上取得显著成果。
  
  另外,阿拉斯加州北坡是美国重要的石油和天然气盆地之一,面积有近16万平方公里,每年阿拉斯加州政府收入超过90%都来自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2020年,美国能源部批准了新的阿拉斯加州液化天然气管道项目,这也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液化天然气项目之一。对于阿拉斯加州来说,减少碳排放的重要挑战也来自于政府如何平衡经济利益和保护自然的关系。
  
  国际北极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 约翰·沃尔什:在阿拉斯加州还有一个挑战是,这里的财政收入很大部分都依赖于石油和天然气的开发,不只是政府机构运行,包括整个州的经济发展,都依赖于这两种能源。所以有相当比例的人要依赖天然能源的利益,如何平衡州经济利益与更广泛的减少碳排放的关系,是一项很大的挑战。
  
  (央视记者 江和平 张欣 陆晔 刘旭 刘雪松)
信息、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露天煤矿开采呈现哪些新趋势?
能源企业如何迎接下一次工业革命?
畅通充电桩进小区之路,有多难?
浙江电改历程、面临的形势及展望
如何应对新能源汽车充电速度狂飙
如何让绿电供得上、用得好
产品交流  
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快速提升
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 探秘国内首个
我国最大潮流能发电机组研制成功
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利用应未雨绸缪
技术交流  
新疆油田套损修复技术挺进“千米级”
塑料“变废为油”转化效率超95%
中国石油石化院核心催化剂技术助力“
中国科学家实现新型半导体光伏研发
成功案例  
三峡巴西帕尔梅拉风电项目完成全部风
我国首批商用堆产碳-14成功出海
国内首台百万褐煤发电机组并网发电成
全球首台500千伏植物油变压器成功
他山之石  
引力波信号验证霍金黑洞面积定理
“光子折纸”技术可在芯片上折叠玻璃
一次高温美发或释放超百亿纳米颗粒
现有商用磁铁可助力太空制氧
优化基站设施能耗 助推绿色低碳发展
湖北: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支持绿色低
数字智造+零碳园区:专家共议低碳发
助推工业绿色低碳转型,三部门“小切
系统发力推动低碳转型
变“废”为“宝”,用咖啡渣种出低碳
湖南江永:循环经济+特色农业 激活
以循环经济为笔 绘就绿色发展新画卷
绿色中国新图景 变废为宝 绿色循环
京沈产学研融合助推循环经济发展
浙江模式激活绿色动能循环经济勾勒全
丰倍生物:产业链协同助力绿色循环经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商务合作 联系我们  
2010年吉林省生态省建设、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专项资金建设》
项目名称:《吉林省节能减排网络信息平台建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6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