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旧版入口
 
网站首页 最新资讯 政策法规 经验交流 知识宝典 专题活动 专家观点 节能论坛 精英智库 高端视点
低碳经济 循环经济 产品商城 技术推介 项目推介 会议会展 数据统计 会员服务 培训中心 创新创业
澳大利亚绿色教学楼别致又节能 保护生态环境
加入时间:2015-12-02  来源:本站  作者:liugang
 
  
  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采访时,校园里的工程、计算机和数学学院的教学与科研大楼令本报记者耳目一新。这座头顶一块巨型泡沫塑料的大楼以澳大利亚土著语言“英格卡尼沃德利”命名,意为“求知之地”。这座大楼2007年底破土动工,2010年正式启用,可容纳师生5000人,已被澳大利亚绿星建筑委员会评定为全国第一栋六星级绿色环保建筑。
  
  阿德莱德大学建于1874年,创新是其优良传统。这座古老的大学曾开发出世界上第一个可视汽车电话,培养出澳大利亚第一位宇航员,以及澳大利亚8位诺贝尔奖得主中的3位。此次该大学自行设计建造了这样一座世界一流的环保教学楼,体现出该大学为保护生态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陪同记者参观的阿德莱德大学媒体联络官罗宾?密尔斯介绍说,大楼屋顶采用的材料叫四氟乙烯,能够随温度高低膨胀和收缩,起到隔热和保温的作用,同时又不影响自然光线穿透。
  
  除去屋顶的环保设计,冷却系统和雨水收集系统是大楼体现可持续发展设计功能的另一重要之处。大楼的混凝土地基下面和主体构架中,分别铺设和嵌入密如蛛网的循环管道,犹如人体的“动脉”和“静脉”。在大楼顶部,有一座与泵房连接的高效冷却塔。泵房类似“心脏”,但不同的是,它把经过“静脉”回流的水泵入高效冷却塔,冷却后的水借助处于高位的自然压力自动灌入“动脉”,输往各个楼层。夏季启动高效冷却系统,循环的凉水带走大楼的温度,保持凉爽。
  
  大楼用水很多,但除了饮用和洗手外,却很少动用 自来水资源,原因是大楼底部建有容积为50万升的蓄水池,楼顶上的雨水全部收集贮存在蓄水池中。冷却系统、抽水马桶供水,以及室内植物浇灌用水全部来自大楼本身的雨水收集系统。
  
  大楼的外形设计也十分别致,向阳的一面有一排大烟囱式的造型。这些“大烟囱”是吸风降温装置,是大楼的空调,也体现了大楼的另外一个可持续发展设计功能。“大烟囱”的上下两端开放,由一根根管道与每一个会议室、实验室、办公室和教室相连。夏季,楼面的高温烤得“大烟囱”内空气膨胀,加之地面高温的推动,“大烟囱”内空气升腾,形成较强的吸风功能,抽走楼内各室的热空气。在“大烟囱”抽取楼内热空气的同时,设在各楼层通往阴面的条条管道补充进新鲜的凉空气,使得楼内清凉怡人。大楼内也有中央空调系统,但只为持续高温天气而备。值得一提的是,大楼的中央空调系统也非常特别,不是循环利用室内空气,而是与室外空气直接交换,保证空气100%新鲜,十分有利于健康。
  
  据介绍,大楼采用冷却循环和吸风抽气系统降温,以及收集利用雨水,大大降低了能源、资源消耗。然而,让人惊叹的是,大楼在节能减排方面还有新招,建有燃气发电系统,所有电力自身解决。为了节省电力,大楼还有照明控制系统,所有灯光,人走自熄。
信息、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实现新型能源体系创新发展需聚焦三类
露天煤矿开采呈现哪些新趋势?
能源企业如何迎接下一次工业革命?
畅通充电桩进小区之路,有多难?
浙江电改历程、面临的形势及展望
如何应对新能源汽车充电速度狂飙
产品交流  
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快速提升
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 探秘国内首个
我国最大潮流能发电机组研制成功
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利用应未雨绸缪
技术交流  
新疆油田套损修复技术挺进“千米级”
塑料“变废为油”转化效率超95%
中国石油石化院核心催化剂技术助力“
中国科学家实现新型半导体光伏研发
成功案例  
三峡巴西帕尔梅拉风电项目完成全部风
我国首批商用堆产碳-14成功出海
国内首台百万褐煤发电机组并网发电成
全球首台500千伏植物油变压器成功
他山之石  
引力波信号验证霍金黑洞面积定理
“光子折纸”技术可在芯片上折叠玻璃
一次高温美发或释放超百亿纳米颗粒
现有商用磁铁可助力太空制氧
优化基站设施能耗 助推绿色低碳发展
湖北: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支持绿色低
数字智造+零碳园区:专家共议低碳发
助推工业绿色低碳转型,三部门“小切
系统发力推动低碳转型
变“废”为“宝”,用咖啡渣种出低碳
湖南江永:循环经济+特色农业 激活
以循环经济为笔 绘就绿色发展新画卷
绿色中国新图景 变废为宝 绿色循环
京沈产学研融合助推循环经济发展
浙江模式激活绿色动能循环经济勾勒全
丰倍生物:产业链协同助力绿色循环经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商务合作 联系我们  
2010年吉林省生态省建设、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专项资金建设》
项目名称:《吉林省节能减排网络信息平台建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6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