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旧版入口
 
网站首页 最新资讯 政策法规 经验交流 知识宝典 专题活动 专家观点 节能论坛 精英智库 高端视点
低碳经济 循环经济 产品商城 技术推介 项目推介 会议会展 数据统计 会员服务 培训中心 创新创业
日本人节能环保意识如何“深入脊髓”?
加入时间:2014-12-07  来源:本站  作者:lihonglei
 
  2014年6月举行巴西世界杯足球赛上,尽管日本队两场皆输未能晋级十六强,但在比赛结束后,一些日本球迷拿起垃圾袋捡起了看台过道和赛场上的垃圾的行为,却被全世界“点赞”。
  
  其实,日本球迷的这种举动,是自然而然的,植根于已经深入日本人价值观的“保护环境”的意识。
  
  很多去过日本旅游的人,最深的印象莫过于满眼的绿色和城市街道的整洁,基本见不到一丁点垃圾。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日本大街上也几乎看不到垃圾箱,更不用说大型垃圾站了。即便是在居民住宅区,除了饮料自动售货机旁会放置一些供丢弃饮料瓶罐的专用垃圾箱外,你都几乎找不到垃圾箱。
  
  日本人在外产生的垃圾都丢哪里去了呢?
  
  原来,日本人已经基本养成了把垃圾放在塑料袋中带回家而不是随手丢在马路上的习惯,从小孩到老人都是如此。
  
  在日本生活,要学会的一件事就是倒垃圾。在每个社区,倒垃圾都有规定时间:比如周一和周三是倒“可燃垃圾”的日子,周二倒“不可燃垃圾”,周五扔旧报纸、瓶瓶罐罐等“可回收垃圾”。在小区的显眼之处,都会贴有垃圾分类说明。小区附近的便利店都设有回收专桶,除了饮料瓶之外,喝完的牛奶纸盒包装等都在回收之列。
  
  实际上,日本人的环保意识也不是天生的,日本社会也曾经出现过先污染后治理的情况。
  
  20世纪60年代以前,日本致力于二战后的经济恢复与增长,对环境保护也不重视。从60年代开始,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增长期,环境公害问题日益突出。“三大公害病”(熊本县的“水俣病”、四日市的哮喘病和富山的骨痛病)出现后,日本人开始像今天的中国人一样,逐步认识到“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作代价”。
  
  1958年日本制定了《水质保护法》和《工厂废物控制法》,1962年制定了防止空气污染的《烟尘规则》,1967年通过了《环境污染控制基本法》。
  
  从上世纪60年代起,日本的环境污染受害群体启动了大规模的法律诉讼,媒体也参与进来追踪报道,许多地区还成立了专门的反污染民间组织。
  
  1970年,日本反对只发展经济不考虑环境保护的公民人数第一次以45%对33%的比例占据社会主流。内阁为此成立了专门的防止和治理污染机构,该届内阁因此也被称为“公害内阁”。
  
  “公害内阁”执政期间,一共通过了14项环境保护法案。
  
  到20世纪70年代,日本逐步建立了环境影响评估制度等政策机制,人们的观念从“防止公害”进化到“保护环境”,日本也因此进入到“环境保护时代”。
信息、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实现新型能源体系创新发展需聚焦三类
露天煤矿开采呈现哪些新趋势?
能源企业如何迎接下一次工业革命?
畅通充电桩进小区之路,有多难?
浙江电改历程、面临的形势及展望
如何应对新能源汽车充电速度狂飙
产品交流  
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快速提升
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 探秘国内首个
我国最大潮流能发电机组研制成功
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利用应未雨绸缪
技术交流  
全球首块氢负离子原型电池研制成功
新疆油田套损修复技术挺进“千米级”
塑料“变废为油”转化效率超95%
中国石油石化院核心催化剂技术助力“
成功案例  
广西最大规模车网互动示范站建成投运
全球首套防喷器动态剪切试验装置“首
西北首座百万千瓦级抽蓄电站枢纽工程
三峡巴西帕尔梅拉风电项目完成全部风
他山之石  
引力波信号验证霍金黑洞面积定理
“光子折纸”技术可在芯片上折叠玻璃
一次高温美发或释放超百亿纳米颗粒
现有商用磁铁可助力太空制氧
变废为宝引领绿色低碳新风尚
武汉这栋楼藏着怎样的“低碳密码”
优化基站设施能耗 助推绿色低碳发展
湖北: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支持绿色低
数字智造+零碳园区:专家共议低碳发
助推工业绿色低碳转型,三部门“小切
湖南江永:循环经济+特色农业 激活
以循环经济为笔 绘就绿色发展新画卷
绿色中国新图景 变废为宝 绿色循环
京沈产学研融合助推循环经济发展
浙江模式激活绿色动能循环经济勾勒全
丰倍生物:产业链协同助力绿色循环经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商务合作 联系我们  
2010年吉林省生态省建设、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专项资金建设》
项目名称:《吉林省节能减排网络信息平台建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6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