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美国下岗设施如何“再就业” |
加入时间:2014-11-05 来源:本站 作者:lihonglei |
|
|
|
|
这座位于纽约埃利斯岛上的建筑,曾是美国移民海关检查站大楼,废弃后被改造成美国最大的移民博物馆。 城市设施闲置荒废的现象,不单中国可见,经历了高速发展的美国也能数出一些典型。为了不让“下岗”建筑设施白白荒废,同时避免长期徒占土地,美国政府和社会想方设法让它们继续服役。本文作者久居美国,见证了这些大小设施的改头换面、东山再起。 政府决策旷日持久 “假如当初耗资不菲的公共建筑设施,或因决策失误、或因设计欠妥、维护不力而废弃——遇到这样的情况美国如何解决?”来自国内的一个提问,一时难住了笔者。 第一个反应是:这样的事儿在美国似乎很少见。纳税人对自己的钱包看得紧,一个项目,尤其是“耗资不菲的公共建筑设施”,可不是那么容易上马的,调查、评估、听证,旷日持久。 比如一个小小的火车站。笔者所住的4万人口的新泽西小镇,2011年曾经被美国《金钱》杂志评为“全美百佳居住城镇”中的第22名。一条通往纽约的铁路穿镇而过,如果在本镇增设一个火车站,居民到纽约就方便了,可以吸引大批通勤的白领上班族来此买房租房,房地产的价格定会飙升。但这样也会给本镇带来交通拥挤和空气污染。这个动议曾经举行多次论证会,其中有些是开放给全镇居民的,论证之声持续了不下10年,最终还是没建。邻镇也有同样的动议,想必也同样有过无数的论证会,终于决定在他们那里增设一个车站。2013年,新泽西州长致信大众,公布了这一工程,计划在2018年动工。这类火车站顶多是中国县级火车站的规模,也就300米长的站台,加个售票间,安几台自动售票机,可前前后后没个十几年决不能轻易上马。若是建成后因决策失误而废弃,那州长、镇长还不得担上一辈子的不是? |
信息、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