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旧版入口
 
网站首页 最新资讯 政策法规 经验交流 知识宝典 专题活动 专家观点 节能论坛 精英智库 高端视点
低碳经济 循环经济 产品商城 技术推介 项目推介 会议会展 数据统计 会员服务 培训中心 创新创业
中德将开展“工业4.0”合作 智能制造为主导
加入时间:2014-10-18  来源:本站  作者:liugang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于9日赴德访问,与德国总理默克尔共同主持第三轮中德政府磋商。访德期间,两国共同发表《中德合作行动纲要》,签署双边贸易与相互投资及技术合作协定总额为181亿美元。
  
  专家认为,李克强总理此访进一步充实了中德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内涵,显示了大国间谋求通过创新合作方式解决世界问题的决心,并向外界传递出“打造开放市场”的重要信号。
  
  建立更加紧密的战略伙伴关系
  
  前驻德国大使梅兆荣表示,《中德合作行动纲要》是对中德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的具体化和落实。《纲要》本身建立在中德政治互信提高、共同利益增加的基础上,可以说是中德关系某种程度的一次飞跃。
  
  当前,60多个中德政府间经常性对话合作机制为双方畅通坦诚交流提供了机制性保障。其中,始于2011年的中德政府磋商是中国与西方国家中建立的层次最高、议题最广的政府间对话机制。
  
  本轮磋商10日在柏林举行,两国政府26位部长参加。磋商后发表以“共塑创新”为主题的《纲要》,其中纳入200多项具体合作倡议、项目和举措,涵盖中德合作20多个细分领域,是迄今为止中德之间内容最丰富的一份共同文件。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义桅表示,《纲要》系统、全面地规划了两国未来5至10年各领域合作,体现出中德合作领域广、程度深、成果实的特点。
  
  同为世界上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中德在《纲要》中承诺“对世界和平、稳定与繁荣共同承担重要责任”,并表示“愿为国际热点问题寻求创新的可持续解决方案”。双方还表示将继续加强协调,特别是外交与安全战略对话框架下的协调。作为具体举措,双方宣布,将于2015年上半年启动中德外交和安全战略对话。
  
  打造高水平的合作共赢关系
  
  李克强表示,中德关系不是简单的买卖关系,而是高水平的合作共赢关系,有着广阔前景。
  
  今年1月至8月,中德双边贸易额已达1173亿欧元,同比增长12%。
  
  王义桅说,中德两国同为经济、制造业和出口大国,都倡导开放市场。两国是各自地区核心经济体,互为地区内最大贸易伙伴和企业投资兴业的重要目的地。中德经济深度融合,已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体。
  
  ——打造高水平的中德合作共赢关系,需要双方进一步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双方决定,在2015年举行首轮中德高级别财金对话机制,统筹协调两国财金合作。
  
  ——打造高水平的中德合作共赢关系,需要双方加强技术合作力度。在《纲要》中,双方表示要继续推进电动汽车、航空航天等制造业合作,推动产业技术升级;中方希望德方对华出口更多高技术产品。
  
  ——打造高水平的中德合作共赢关系,需要拓宽陆上贸易走廊,便利双方人员往来。在《纲要》中,双方决定以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为契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双方在对等基础上以将短期签证审发时间缩短为48小时为目标,通过简化签证申请程序,加快签证审发时间。
  
  ——打造高水平的中德合作共赢关系,需要继续鼓励和支持双向投资。在《纲要》中,双方表示将致力于缔结中欧投资协定,该协定将明显改善市场准入,且具有较高的投资保护水平。中方希望德方尽早解决对在德中资银行监管过严等问题。
  
  “李克强总理此访达成的《纲要》,充分体现了中德高水平的合作共赢关系,也表明中德关系在中欧关系中的引领作用。”梅兆荣说。
  
  共塑面向未来的创新伙伴关系
  
  梅兆荣说,中德均奉行通过创新提升国家经济的思想战略,双方具有共同点和合作优势。从《纲要》来看,未来中德合作的核心主题是建立中德创新伙伴关系,共塑创新未来。
  
  在此访中,中德双方决定以建设创新伙伴关系为契机,重点开展工业、科技、农业、教育、环保、城镇化、医疗和社会保障等领域创新合作,创新合作模式、机制和举措,打造更多引领未来合作方向的新亮点。
  
  开展研发领域合作作为中德创新合作的首批重点领域被纳入《纲要》。
  
  深化中德交通领域创新合作首次成为中德政府磋商重要议题并被纳入《纲要》。
  
  《纲要》还宣布两国将开展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工业4.0”合作,该领域合作有望成为中德未来产业合作的新方向。《纲要》表示双方将就构建面向未来的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开展合作,共同寻求应对老龄化等本国和全球性问题的创新措施。
  
  王义桅指出,《纲要》以“共塑创新”为主题,强调创新是现代社会的发动机。其中不仅涉及两国在技术层面的创新合作,还包括教育创新、制度创新、创新文化培育等方面,是一种全面的创新、包容性的创新、全方位的创新。
  
  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言,中德合作只有升级版,没有终极版。双方加强创新合作,可以为两国经济发展和繁荣创造更好条件,通过互学互鉴,用智慧拆解难题,开启未来。
信息、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实现新型能源体系创新发展需聚焦三类
露天煤矿开采呈现哪些新趋势?
能源企业如何迎接下一次工业革命?
畅通充电桩进小区之路,有多难?
浙江电改历程、面临的形势及展望
如何应对新能源汽车充电速度狂飙
产品交流  
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快速提升
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 探秘国内首个
我国最大潮流能发电机组研制成功
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利用应未雨绸缪
技术交流  
全球首块氢负离子原型电池研制成功
新疆油田套损修复技术挺进“千米级”
塑料“变废为油”转化效率超95%
中国石油石化院核心催化剂技术助力“
成功案例  
广西最大规模车网互动示范站建成投运
全球首套防喷器动态剪切试验装置“首
西北首座百万千瓦级抽蓄电站枢纽工程
三峡巴西帕尔梅拉风电项目完成全部风
他山之石  
引力波信号验证霍金黑洞面积定理
“光子折纸”技术可在芯片上折叠玻璃
一次高温美发或释放超百亿纳米颗粒
现有商用磁铁可助力太空制氧
变废为宝引领绿色低碳新风尚
武汉这栋楼藏着怎样的“低碳密码”
优化基站设施能耗 助推绿色低碳发展
湖北: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支持绿色低
数字智造+零碳园区:专家共议低碳发
助推工业绿色低碳转型,三部门“小切
湖南江永:循环经济+特色农业 激活
以循环经济为笔 绘就绿色发展新画卷
绿色中国新图景 变废为宝 绿色循环
京沈产学研融合助推循环经济发展
浙江模式激活绿色动能循环经济勾勒全
丰倍生物:产业链协同助力绿色循环经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商务合作 联系我们  
2010年吉林省生态省建设、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专项资金建设》
项目名称:《吉林省节能减排网络信息平台建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6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