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试验到规模部署 曙光将液冷节能进行到底 |
加入时间:2019-08-15 来源:本站 作者:paopao |
|
|
|
|
"数据中心节能不能总"靠天吃饭",自然环境无法复制,此外也不利于计算资源的灵活配置",在曙光节能数据中心产品媒体交流会上,面对当下数据中心能耗、计算密度等热门话题,曙光节能总经理何继盛这样谈到。
曙光节能总经理何继盛
毫无疑问,从20世纪90年代进入中国,经过近30年的发展,互联网早已走入千家万户,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数据中心作为全网算力资源的主要来源,也不断发展演进着。
当DT时代到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技术更是对数据中心提出高需求,其要求更大规模的建筑面积、更高密度的计算能力,而最重要的,是在满足计算需求的前提下,如何控制数据中心的能耗。
而在数据中心的节能上,曙光走在了前列。
从1.0到4.0单机柜功率跃升至数十千瓦
在何继盛看来,从互联网诞生到今天,数据中心已历经4代演进。
1.0的数据中心出现在上世纪60年代,更准确来说,不能称其为数据中心,而是普通放了几台计算机的大房子,主要用于科研计算,没有统一的建设标准,透风度、洁净度均对设备的运行造成干扰;
进入90年代,互联网进入商业化,塔式服务器开始出现,同时用于保障服务器供电稳定性的专用机柜、专用UPS,以及恒温恒湿空调开始用于数据中心,这便是2.0的数据中心;
2000年前后,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数据中心迈入3.0时代,其特征便是有着规范化的建设模式、部署标准,如恒温恒湿空调的大规模部署、用机柜替代桌板或地面托载服务器;
4.0的数据中心,则以云计算的发展成熟为代表,其特征便是要求数据中心的建设与IT设备更好的结合,同时标准化、模块化以及规模化。 |
信息、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