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旧版入口
 
网站首页 最新资讯 政策法规 经验交流 知识宝典 专题活动 专家观点 节能论坛 精英智库 高端视点
低碳经济 循环经济 产品商城 技术推介 项目推介 会议会展 数据统计 会员服务 培训中心 创新创业
节能减排政策和新能源应用会成铜未来应用主要领域
加入时间:2016-06-06  来源:本站  作者:jyzxq
 
  有色行业的供需平衡一直是业内关注的重点。近年来由于粗放式的增长战略导致部分企业产能过剩,供大于求,金属价格全面下跌。自2015年11月份以来,锌、镍、铜、铝和稀土等行业已先后公布联合减产计划,一季度数据显示,减产效果初显。
  
  从需求方面来看,由于有色金属处于多行业上游,在经济平稳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未来需求量不可小觑。尤其是在铜消费领域,存在不少新的增长亮点。
  
  新能源发展带动铜消费
  
  铜的消费量与经济增长保持高度的正相关性。虽然中国经济陷入L型增长,但L型增长并不是不增长,未来中国经济运行态势总体平稳,既不会出现强劲的反弹,也不会出现明显的失速。因此,铜的消费量仍将随之增长。
  
  分析认为,电动汽车、太阳能光伏以及可再生能源,这些政府正在大力推行的节能减排政策和新能源应用,将会成为中国铜未来应用的主要领域。
  
  铜是发展可再生能源无可替代的材料。无论是太阳能、风能发电还是水电,高效可再生能源建设均依赖铜传输其产生的电能,铜传输可实现更高效率和更小环境影响。有机构预测,全球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将导致铜需求出现井喷。
  
  另外新能源汽车领域也将带动铜消费增长。由于采用比传统汽车更多的电力系统,新能源汽车对于铜的需求量随之升高。依据国际铜业协会的统计,混合动力轿车用铜量约为40千克/辆;电动汽车用铜量稍多,约为80千克/辆。新能源汽车是国家“十三五”的重点方向。2015年5月,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将突破100万辆。根据目前发展趋势,预计到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年销量将在140万辆左右,至少需用铜5.6万吨,相比传统汽车用铜上升了220%-530%。轨道通讯电缆领域也将迎来新一轮消费高峰。“十三五”期间,高速铁路里程将达到3万公里,未来五年新增高铁里程将达1.1万公里,至少需用铜8.9万吨。
  
  除中国以外,许多新兴国家的快速发展也带动全球铜需求量的增加。“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数为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普遍处于经济发展的上升期。其电力、铁路等设施的铺设将带来大量的铜需求,东北亚、欧洲等的铜消费潜力尤为突出。
  
  龙头企业江铜优势凸显
  
  据安泰科2015年铜市场分析报告显示,中国依然是铜需求最多的国家,未来对铜精矿的需求仍然保持稳定增长。
  
  江西铜业作为目前内地最大的铜行业上市公司,在铜以及相关有色金属领域,拥有勘探、采矿、冶炼、加工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铜资源储量为全国最大。
  
  在成本优势上,江铜拥有业内最高的铜精矿自给率,因而实现更高的毛利率。在采、选、冶环节均具有成本优势。其拥有的德兴铜矿是国内最大的铜矿;贵溪冶炼厂是全球最大的单体冶炼厂。
  
  在近日召开的第十三届上海衍生品市场论坛上,江西铜业副总经理吴育能表示,江西铜业注重降本增效、提质增效,截至2015年,共获得授权专利942项,在将资源充分利用的同时,更要提高生产率及产品质量,将成本控制在较低的水平。
  
  作为老牌企业,江西铜业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合理降低运营成本,为公司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同时,也帮助公司顺利度过近年来的行业低谷。在2015年几乎全行业亏损的背景下,公司仍保持盈利。2016年第一季度更实现业绩增长,净利润同比增加49.27%。在行业回暖背景下,其未来发展前景可期。
信息、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露天煤矿开采呈现哪些新趋势?
能源企业如何迎接下一次工业革命?
畅通充电桩进小区之路,有多难?
浙江电改历程、面临的形势及展望
如何应对新能源汽车充电速度狂飙
如何让绿电供得上、用得好
产品交流  
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快速提升
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 探秘国内首个
我国最大潮流能发电机组研制成功
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利用应未雨绸缪
技术交流  
新疆油田套损修复技术挺进“千米级”
塑料“变废为油”转化效率超95%
中国石油石化院核心催化剂技术助力“
中国科学家实现新型半导体光伏研发
成功案例  
三峡巴西帕尔梅拉风电项目完成全部风
我国首批商用堆产碳-14成功出海
国内首台百万褐煤发电机组并网发电成
全球首台500千伏植物油变压器成功
他山之石  
引力波信号验证霍金黑洞面积定理
“光子折纸”技术可在芯片上折叠玻璃
一次高温美发或释放超百亿纳米颗粒
现有商用磁铁可助力太空制氧
优化基站设施能耗 助推绿色低碳发展
湖北: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支持绿色低
数字智造+零碳园区:专家共议低碳发
助推工业绿色低碳转型,三部门“小切
系统发力推动低碳转型
变“废”为“宝”,用咖啡渣种出低碳
湖南江永:循环经济+特色农业 激活
以循环经济为笔 绘就绿色发展新画卷
绿色中国新图景 变废为宝 绿色循环
京沈产学研融合助推循环经济发展
浙江模式激活绿色动能循环经济勾勒全
丰倍生物:产业链协同助力绿色循环经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商务合作 联系我们  
2010年吉林省生态省建设、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专项资金建设》
项目名称:《吉林省节能减排网络信息平台建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6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