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旧版入口
 
网站首页 最新资讯 政策法规 经验交流 知识宝典 专题活动 专家观点 节能论坛 精英智库 高端视点
低碳经济 循环经济 产品商城 技术推介 项目推介 会议会展 数据统计 会员服务 培训中心 创新创业
专家把脉深圳国际低碳城未来发展之路
加入时间:2021-11-23  来源:本站  作者:jymy
 
  11月21日,深圳市龙岗区委区政府召开《深圳国际低碳城综合发展规划》项目专家咨询会,邀请了国务院原参事、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原组长闪淳昌,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深地科学与绿色能源研究院院长谢和平,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原副校长任南琪,中国工程院院士侯立安等4位等顶尖专家,共同为深圳国际低碳城发展把脉问诊、献智出力。龙岗区委书记张礼卫,区长王策飞,龙岗区领导谷更军、曾宪旺、高峻,原副区长徐向明以及龙岗区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按照中央部署及省市有关“双碳”工作要求,龙岗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处理好发展与减排、整体与局部、短期与中长期、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立足自身特色和优势,全面推动“一芯两核多节点”战略格局,深入“低碳智造核”建设,大力发展“IT+BT+低碳”三大产业,争取在碳达峰、碳中和方面走在前列、先行示范。目前龙岗区已成功获批全国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顺利纳入广东省首批省级碳中和示范区,申报创建深圳市近零碳排放区试点,启动运营全市首条氢能公交示范线,打造建设近零碳与可持续示范区、新能源产业园和绿色建筑产业园等示范项目;开展《龙岗区节能减碳总体方案》,提出龙岗区低碳发展定位和目标,打造工业大区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龙岗样板”,形成“1+1+N”的双碳方案规划体系。
  
  作为全国首批低碳城镇试点之一的深圳国际低碳城,从2011年起谋划建设,经过10年的城镇绿色化发展探索,获得了国际国内良好的知名度,在绿色低碳领域积累形成较为丰富的实践基础。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是一项多维、立体的系统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挑战。为落实“双碳”工作部署,全面示范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发展,龙岗区邀请了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王金南院士等团队联合编制了《深圳国际低碳城综合发展规划》。在全国率先探索产城融合地区碳达峰、碳中和的有效途径,以先行示范的标准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同时全面摸清碳排放底数,科学制定碳达峰的时间节点和实施路径,建立一整套低碳规划目标与指标体系,提出探索迈向碳达峰、碳中和的综合解决方案,全力打造碳达峰、碳中和先行示范片区。
  
  张礼卫对与会专家共同推动将深圳国际低碳城打造成为全国低碳事业中的亮丽名片表示感谢。龙岗区各级各相关部门将系统消化吸收,形成更加科学合理的深圳国际低碳城发展规划。同时诚邀各位专家参加下月来深圳国际低碳城,参加2021年碳达峰碳中和论坛暨第九届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共谋绿色发展,共创低碳生活,共享先进经验。
信息、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露天煤矿开采呈现哪些新趋势?
能源企业如何迎接下一次工业革命?
畅通充电桩进小区之路,有多难?
浙江电改历程、面临的形势及展望
如何应对新能源汽车充电速度狂飙
如何让绿电供得上、用得好
产品交流  
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快速提升
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 探秘国内首个
我国最大潮流能发电机组研制成功
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利用应未雨绸缪
技术交流  
新疆油田套损修复技术挺进“千米级”
塑料“变废为油”转化效率超95%
中国石油石化院核心催化剂技术助力“
中国科学家实现新型半导体光伏研发
成功案例  
三峡巴西帕尔梅拉风电项目完成全部风
我国首批商用堆产碳-14成功出海
国内首台百万褐煤发电机组并网发电成
全球首台500千伏植物油变压器成功
他山之石  
引力波信号验证霍金黑洞面积定理
“光子折纸”技术可在芯片上折叠玻璃
一次高温美发或释放超百亿纳米颗粒
现有商用磁铁可助力太空制氧
优化基站设施能耗 助推绿色低碳发展
湖北: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支持绿色低
数字智造+零碳园区:专家共议低碳发
助推工业绿色低碳转型,三部门“小切
系统发力推动低碳转型
变“废”为“宝”,用咖啡渣种出低碳
湖南江永:循环经济+特色农业 激活
以循环经济为笔 绘就绿色发展新画卷
绿色中国新图景 变废为宝 绿色循环
京沈产学研融合助推循环经济发展
浙江模式激活绿色动能循环经济勾勒全
丰倍生物:产业链协同助力绿色循环经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商务合作 联系我们  
2010年吉林省生态省建设、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专项资金建设》
项目名称:《吉林省节能减排网络信息平台建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6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