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旧版入口
 
网站首页 最新资讯 政策法规 经验交流 知识宝典 专题活动 专家观点 节能论坛 精英智库 高端视点
低碳经济 循环经济 产品商城 技术推介 项目推介 会议会展 数据统计 会员服务 培训中心 创新创业
环保部向“红顶中介”下最后通牒
加入时间:2015-03-26  来源:本站  作者:lihonglei
 
  环保部从内部系统开始入手,彻底整治环评腐败的大幕正式拉开。昨日,环保部公布了《全国环保系统环评机构脱钩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这份备受业内关注的《方案》,向环评机构中的“红顶中介”下了最后通牒,为全国环保系统环评机构规定了限时全部脱钩或退出建设项目环评服务市场的要求,即全国环保系统环评机构将分三批,在2016年年底全部脱钩或退出建设项目环评技术服务市场,环保部直属单位的8家今年率先完成;西部省级及中、东部地区各级环保部门所属的环评机构明年6月底前完成。
  
  不久前,中央第三巡视组对环保部进行专项巡视后,该巡视组在发布反馈意见时明确指出,环评技术服务市场“红顶中介”现象突出,容易产生利益冲突和不正当利益输送。环评是份动辄对项目、规划形成决定性影响的报告,在业内,环评书的价值甚至被称为“一纸千金”,负责这项工作的环评机构的责任可谓重如泰山。
  
  公开信息显示,目前我国除了极少数私营企业具备环评资质,绝大多数环评机构都是事业单位,隶属于地方环保系统或科研院所,其中以地方环保系统下属的环科院所从事环评工作居多。“这样一种格局意味着环评报告编制单位与环评报告审批单位存在着利益的同一性,如此一来,环评应有的独立和公正就很难不被质疑和担忧了。”北京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表示。
  
  而据环保部2011年统计,全国环评机构共1162家。在全部环评机构中,事业单位环评机构有576家,其中挂靠在各级环保系统的有333家。环保部2009年曾抽查环评机构,结果75家被抽查的环评机构中,30家出现了质量和管理问题,比例高达四成。“实际上,长时间来,之所以环保系统环评机构能够长期生存,就是因为如果要实现环评机构与环保系统的脱钩,就是一项涉及大量利益的改革,捅破了这层‘窗户纸’,可能大量部门的既得利益就会受到损失。”马军表示。
  
  至今,不少环保人仍对2007年浙江杭州环保系统爆发的腐败案记忆犹新,当时涉及杭州13个区县、90多人的这件案件,被查出杭州市环保系统普遍存在利用环评项目审批权,以20%-40%不等的比例收取环评管理费,产生环评机构和审批单位“携手腐败”的现象。杭州市环科院作为市环保局的直属单位,为抢占环评市场,向杭州各区县环保局定出了30%高额回扣的“潜规则”,在此吸引下,各区县环保局纷纷将各自审批的环评业务推荐给该环科院。
  
  环保部环境影响评价司司长程立峰坦言,此次脱钩工作涉及面广、影响大,环保部门将妥善处理脱钩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有序平稳推进脱钩工作。然而,马军也表示,从自身“开刀”的改革将有助于环保部门树立监管权威,也将产生腐败的温床彻底销毁。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院长马中提出,我国的环评机制应逐渐地将环评机构和需要环评的企业、单位等委托方的利益链隔断,尽量避免环评机构为处于同一利益集团中的企业、单位等做环评。马中坦言,在各个领域的第三方检测、评价机构只要涉及利益、监管不到位都可能产生作弊、作假等对社会、民众产生较大危害的违法行为,因此,要尽可能地切断利益,加强监管。(记者蒋梦惟)
信息、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露天煤矿开采呈现哪些新趋势?
能源企业如何迎接下一次工业革命?
畅通充电桩进小区之路,有多难?
浙江电改历程、面临的形势及展望
如何应对新能源汽车充电速度狂飙
如何让绿电供得上、用得好
产品交流  
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快速提升
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 探秘国内首个
我国最大潮流能发电机组研制成功
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利用应未雨绸缪
技术交流  
新疆油田套损修复技术挺进“千米级”
塑料“变废为油”转化效率超95%
中国石油石化院核心催化剂技术助力“
中国科学家实现新型半导体光伏研发
成功案例  
三峡巴西帕尔梅拉风电项目完成全部风
我国首批商用堆产碳-14成功出海
国内首台百万褐煤发电机组并网发电成
全球首台500千伏植物油变压器成功
他山之石  
引力波信号验证霍金黑洞面积定理
“光子折纸”技术可在芯片上折叠玻璃
一次高温美发或释放超百亿纳米颗粒
现有商用磁铁可助力太空制氧
优化基站设施能耗 助推绿色低碳发展
湖北: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支持绿色低
数字智造+零碳园区:专家共议低碳发
助推工业绿色低碳转型,三部门“小切
系统发力推动低碳转型
变“废”为“宝”,用咖啡渣种出低碳
湖南江永:循环经济+特色农业 激活
以循环经济为笔 绘就绿色发展新画卷
绿色中国新图景 变废为宝 绿色循环
京沈产学研融合助推循环经济发展
浙江模式激活绿色动能循环经济勾勒全
丰倍生物:产业链协同助力绿色循环经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商务合作 联系我们  
2010年吉林省生态省建设、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专项资金建设》
项目名称:《吉林省节能减排网络信息平台建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6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