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旧版入口
 
网站首页 最新资讯 政策法规 经验交流 知识宝典 专题活动 专家观点 节能论坛 精英智库 高端视点
低碳经济 循环经济 产品商城 技术推介 项目推介 会议会展 数据统计 会员服务 培训中心 创新创业
破资源循环“题”答绿色发展“卷”
加入时间:2025-06-17  来源:金台资讯  作者:胡萌伟
 
  从废弃的轨道零部件,到闲置的地铁设备,这些“沉默”的资源正等待焕发新生。
  
  日前,由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技术装备专业委员会、天津轨道交通集团联合主办的第一届城市轨道交通资源循环研讨会在我市举行。以“循环科创赋能绿色引领变革”为主题,专家、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寻资源循环利用的“绿色密码”。
  
  “当前轨道交通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截至2024年底,全国58个城市共开通轨道交通运营线路361条,总里程达12160.77公里,日均客运量达8833万人次,公共交通平均分担率超过30%。”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副会长丁树奎表示,轨道交通线路陆续进入大规模设备更新期,轨道交通企业也普遍面临着财务压力,通过资源循环可以实现降本、增效、减碳,对深化城轨行业资源循环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对此,天津轨道交通集团总工程师朱敢平深有感触,他表示,天津轨道交通在资源循环方面已经开展了诸多实践。“比如,津静市域(郊)铁路应用了正线停车和灵活编组技术,首开段与地铁5号线共用车辆段,使得段场列检停车位建设减少80%,正线运营服务时间利用率提高5%,列车空驶里程减少12%。此外,随着天津地铁App的普及,车站自动售票机进入闲置状态,我们先后对地铁5、6、9号线418台自动售检票机设备进行再制造,并流转给其他线路循环利用,节约2500余万元。”朱敢平说。
  
  资源循环利用是一项系统工程,更是一项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全行业的智慧和持之以恒的努力。
  
  作为天津轨道交通资源循环工作的重要载体,眼下,天津轨道交通集团所属产发集团已和中国资环设备资产公司联合成立轨道交通资源循环专班,计划以全国资源循环平台为基础,吸收转化部分轨道交通维修中心,打造“线上交易平台+线下服务中心”模式,并通过数智化、标准化、规模化发展,逐步从轨道交通向其他通用工业领域延伸。“目前,我们正在建设轨道交通车辆金属部件修复示范线,预计年内完成。”产发集团总经理赵欢透露。
  
  大会发布了《第一届城市轨道交通资源循环研讨会倡议书》,号召轨道交通行业主动对接国家“双碳”目标,推动城轨交通资源循环利用,积极构建资源循环利用体系,突破关键技术瓶颈,深化行业协同打造生态圈,推动资源跨区域、跨行业、跨企业流通,以实际行动服务国家战略,实现行业可持续发展。
  
  “本次会议既从宏观角度解读分析了轨道交通行业绿色发展路径,又有不同城市的地铁单位分享自身在资源循环方面的实践案例,为我们地铁运营方提供了全新的管理思路。我们深圳地铁将与业内企业一道,为轨道交通的绿色健康发展贡献力量。”深圳地铁运营集团大修中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段永魁说。
信息、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露天煤矿开采呈现哪些新趋势?
能源企业如何迎接下一次工业革命?
畅通充电桩进小区之路,有多难?
浙江电改历程、面临的形势及展望
如何应对新能源汽车充电速度狂飙
如何让绿电供得上、用得好
产品交流  
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快速提升
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 探秘国内首个
我国最大潮流能发电机组研制成功
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利用应未雨绸缪
技术交流  
新疆油田套损修复技术挺进“千米级”
塑料“变废为油”转化效率超95%
中国石油石化院核心催化剂技术助力“
中国科学家实现新型半导体光伏研发
成功案例  
三峡巴西帕尔梅拉风电项目完成全部风
我国首批商用堆产碳-14成功出海
国内首台百万褐煤发电机组并网发电成
全球首台500千伏植物油变压器成功
他山之石  
引力波信号验证霍金黑洞面积定理
“光子折纸”技术可在芯片上折叠玻璃
一次高温美发或释放超百亿纳米颗粒
现有商用磁铁可助力太空制氧
优化基站设施能耗 助推绿色低碳发展
湖北: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支持绿色低
数字智造+零碳园区:专家共议低碳发
助推工业绿色低碳转型,三部门“小切
系统发力推动低碳转型
变“废”为“宝”,用咖啡渣种出低碳
湖南江永:循环经济+特色农业 激活
以循环经济为笔 绘就绿色发展新画卷
绿色中国新图景 变废为宝 绿色循环
京沈产学研融合助推循环经济发展
浙江模式激活绿色动能循环经济勾勒全
丰倍生物:产业链协同助力绿色循环经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商务合作 联系我们  
2010年吉林省生态省建设、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专项资金建设》
项目名称:《吉林省节能减排网络信息平台建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6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