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旧版入口
 
网站首页 最新资讯 政策法规 经验交流 知识宝典 专题活动 专家观点 节能论坛 精英智库 高端视点
低碳经济 循环经济 产品商城 技术推介 项目推介 会议会展 数据统计 会员服务 培训中心 创新创业
铜陵市探索独具特色的循环经济模式
加入时间:2023-09-05  来源:本站  作者:liting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铜陵经开区的铜陵有色金冠铜业分公司“双闪”精炼车间,眼前是一片“火热”场景——铜水从阳极炉里涌出,顺着流槽进入“中间包”,再分入转动的双圆盘内浇铸,变为实体后经喷淋水降温、过水槽,最终由自动化设备吊起放入重载AGV小车运出。

??“整个流程全部自动化、智能化,冶炼区域清爽干净,没有纵横交错的管道和缭绕的烟气。”“双闪”精炼车间阳极炉主操手鲍琨说。

??铜陵有色金冠铜业分公司是全国第一大单体矿铜冶炼工厂,集世界先进的闪速熔炼、闪速吹炼、顶吹熔炼、智能数控吹炼等各类成熟冶炼工艺技术于一体,阴极铜优质品率、铜冶炼综合能耗、电解电流效率、选矿尾渣含铜、硫捕集率等多项生产技术指标国际领先。

??“在冶炼上,我们有‘双闪’‘奥炉’两种方式互补,通过科学合理分配原料,实现含铜物料的高质量、高效益、高效率处理,夯实了绿色冶炼基础。”铜陵有色金冠铜业分公司副经理张劲松形象地介绍,“双闪”对原料要求更高,吃“精粮”,更加节能环保;“奥炉”虽能耗较“双闪”高,但优点是对原料“不挑食”。

??记者在金冠铜业分公司采访时发现,这里抬头可见蓝天白云,在厂区的一角,还有一池碧水,水面上朵朵睡莲花盛放,红色、白色的花朵上,不时会有金色的蜻蜓立在上头。

??张劲松介绍,该公司坚定地走高效、清洁、循环、可持续发展之路,在升级冶炼工艺、推进绿色冶炼的同时,实施了渣选二期、多金属回收等多个项目,实现尾渣、烟尘回收利用、“吃干榨净”。2022年,该公司实施的硫酸低温余热回收项目,将硫酸生产系统以前白白流失的热量进行回收用于发电,年发电量超1亿千瓦时,推动硫酸产品综合能耗历史性地呈现出负值。

??从生产工艺提升、绿色冶炼到回收利用、废物“吃干榨净”,这是金冠铜业分公司发展迈出的新步伐,也生动折射出铜陵产业转型发展的新气象。

??近年来,铜陵在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坚持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以打造循环产业链为主导,做精做强企业“小循环”,做大做实园区“中循环”,做细做全社会“大循环”,逐步探索出独具特色的循环经济模式——“吃干榨净”的“铜陵模式”。

??截至2022年底,铜陵市铜冶炼全硫利用率达到99.86%,为国际领先水平;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88.94%,工业固废生产的新型墙体材料占墙体材料总量比例达96.8%,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96%。同时,规上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企业达18家,铜陵经开区成为全省首个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园区,省级以上开发区循环化改造覆盖率达100%。铜陵市铜、硫、石灰石三大产业链总产值超2000亿元,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续降低,规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较2020年下降9%。

??记者从铜陵市发改委获悉,该市还将围绕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循环经济发展新高地、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示范市、美丽中国建设先行示范区的目标,纵深推进循环经济提升行动,倾力打造循环引领、产城融合、“三生共赢”的铜陵循环经济升级版。

信息、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露天煤矿开采呈现哪些新趋势?
能源企业如何迎接下一次工业革命?
畅通充电桩进小区之路,有多难?
浙江电改历程、面临的形势及展望
如何应对新能源汽车充电速度狂飙
如何让绿电供得上、用得好
产品交流  
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快速提升
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 探秘国内首个
我国最大潮流能发电机组研制成功
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利用应未雨绸缪
技术交流  
新疆油田套损修复技术挺进“千米级”
塑料“变废为油”转化效率超95%
中国石油石化院核心催化剂技术助力“
中国科学家实现新型半导体光伏研发
成功案例  
三峡巴西帕尔梅拉风电项目完成全部风
我国首批商用堆产碳-14成功出海
国内首台百万褐煤发电机组并网发电成
全球首台500千伏植物油变压器成功
他山之石  
引力波信号验证霍金黑洞面积定理
“光子折纸”技术可在芯片上折叠玻璃
一次高温美发或释放超百亿纳米颗粒
现有商用磁铁可助力太空制氧
优化基站设施能耗 助推绿色低碳发展
湖北: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支持绿色低
数字智造+零碳园区:专家共议低碳发
助推工业绿色低碳转型,三部门“小切
系统发力推动低碳转型
变“废”为“宝”,用咖啡渣种出低碳
湖南江永:循环经济+特色农业 激活
以循环经济为笔 绘就绿色发展新画卷
绿色中国新图景 变废为宝 绿色循环
京沈产学研融合助推循环经济发展
浙江模式激活绿色动能循环经济勾勒全
丰倍生物:产业链协同助力绿色循环经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商务合作 联系我们  
2010年吉林省生态省建设、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专项资金建设》
项目名称:《吉林省节能减排网络信息平台建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6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