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旧版入口
 
网站首页 最新资讯 政策法规 经验交流 知识宝典 专题活动 专家观点 节能论坛 精英智库 高端视点
低碳经济 循环经济 产品商城 技术推介 项目推介 会议会展 数据统计 会员服务 培训中心 创新创业
杨裕生:花甲之年开辟化学电源新“战场”
加入时间:2019-09-10  来源:本站  作者:paopao
 
  近日,在“2019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协同创新论坛”上,一位87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以“电动汽车及动力电池产业的发展”为题作了报告,引起了台下观众的阵阵掌声。他就是曾参与“两弹一星”研制的知名专家、军事科学院防化研究院原研究员杨裕生。
  
  这些年来,杨裕生院士更多的是以电化学专家的身份出现。鲜有人知的是,这位参与过核试验的专家竟是从花甲之年才开始投身新的研究领域,并取得了世界领先的科研成果。
  
  1963年3月,在中国科学院从事研究工作、刚在放射化学专业崭露头角的杨裕生,收到一纸工作调令。来到新疆某地报到后,他的直接领导程开甲告诉他:国家正组建有关核试验的研究单位,抽你来作为技术骨干,负责爆炸威力测试。
  
  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参加核试验!这些陌生词汇像一颗颗重磅“炸弹”在杨裕生的内心炸响。
  
  “当时就有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别人能搞出来,我们为什么不能?我们不但要搞,还要比他搞得更好、更精。”回忆起峥嵘岁月,杨裕生依然激动不已。
  
  1964年10月16日,巨大的蘑菇云在罗布泊腾空而起,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按照预定的方案,杨裕生在核试验现场超额完成了取样任务,组织上给他记了二等功。此后,他和战友们又顺利完成了包括我国首次氢弹爆炸在内的20多次取样和放化诊断任务。
  
  1995年7月,杨裕生在中国工程院第一届选举中当选为院士。
  
  功成名就,杨裕生似乎可以歇一歇了。但大漠的风早已把杨裕生历练成冲锋不止的科研战士,他将专业方向转移到防化装备的研制上来。
  
  1997年,某重大项目论证中的一项高比能量电池研究因难度大、周期长,找遍全国无人承担。
  
  在征得领导同意后,杨裕生决心开辟这一新的研究领域:锂硫电池。带领刚毕业的曹高萍博士和苑克国硕士,筹措来两台即将报废的486电脑,争取到7万元预研基金和一间20平方米的实验室,“三人团队”由此开启了我军化学电源研究的创业之路。
  
  这时,他已66岁。“那时,我是电能源的外行,小学生。”杨裕生正经地说道。
  
  他如饥似渴地阅读有关电化学和电池的中外书籍,开始了对化学电源的钻研。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每星期五下午有锂离子电池讨论会,连续几年他每次必到,风雨无阻。
  
  为攻克技术难题,他经常召集团队开展“头脑风暴”,鼓励进行“天马行空”式的设想,让各种创新点子在实验室相互碰撞。
  
  2000年,电池关键材料研究取得初步突破;数年后,电池设计思路又有创新。团队先后攻克一系列重大技术难题,提出一系列全新的材料结构设计和储能思路构想。
  
  十年磨一剑。2007年,他们终于研制出达到国际领先指标的锂硫电池。
  
  当人们纷纷向古稀之年的杨裕生祝贺时,他只是说:“我现在是电化学的高中生了。”
  
  伴随杨裕生团队在化学电源领域的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如何转化为部队战斗力、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成为杨裕生尤为关注的问题。
  
  为解决边防、海岛以及独立驻防营区等规模用电的特殊需要,他组织团队开展液流电池新体系漫谈会,学生程杰提出锌—镍单液流电池新体系的设想,立即得到杨裕生的肯定。此项课题的研究论文发表后,美国纽约城市大学能源研究所开始跟随研发锌—镍单液流电池。
  
  美国人跟着中国人做电池,还真是少见。
  
  科研攻关永远在路上。如今,87岁的杨裕生依然带领团队主动帮助多家企业研究铅炭电池,成若干倍地延长了电池寿命;同时在有机电极材料、超级活性炭等研究方面也做出了创新性的成果。
信息、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露天煤矿开采呈现哪些新趋势?
能源企业如何迎接下一次工业革命?
畅通充电桩进小区之路,有多难?
浙江电改历程、面临的形势及展望
如何应对新能源汽车充电速度狂飙
如何让绿电供得上、用得好
产品交流  
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快速提升
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 探秘国内首个
我国最大潮流能发电机组研制成功
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利用应未雨绸缪
技术交流  
新疆油田套损修复技术挺进“千米级”
塑料“变废为油”转化效率超95%
中国石油石化院核心催化剂技术助力“
中国科学家实现新型半导体光伏研发
成功案例  
三峡巴西帕尔梅拉风电项目完成全部风
我国首批商用堆产碳-14成功出海
国内首台百万褐煤发电机组并网发电成
全球首台500千伏植物油变压器成功
他山之石  
引力波信号验证霍金黑洞面积定理
“光子折纸”技术可在芯片上折叠玻璃
一次高温美发或释放超百亿纳米颗粒
现有商用磁铁可助力太空制氧
优化基站设施能耗 助推绿色低碳发展
湖北: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支持绿色低
数字智造+零碳园区:专家共议低碳发
助推工业绿色低碳转型,三部门“小切
系统发力推动低碳转型
变“废”为“宝”,用咖啡渣种出低碳
湖南江永:循环经济+特色农业 激活
以循环经济为笔 绘就绿色发展新画卷
绿色中国新图景 变废为宝 绿色循环
京沈产学研融合助推循环经济发展
浙江模式激活绿色动能循环经济勾勒全
丰倍生物:产业链协同助力绿色循环经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商务合作 联系我们  
2010年吉林省生态省建设、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专项资金建设》
项目名称:《吉林省节能减排网络信息平台建设》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6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吉林省节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节约网